361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科幻灵异 >朕的前夫是太尉 > 朕的前夫是太尉 第74节

朕的前夫是太尉 第74节(第3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转眼便是十二月二十,也就是沐恩伯府案子结案的时候了。这天上朝时,刑部尚书卓明远代表三司,交上了最终的案件折子。为了表示公平,谢凝让禄升当庭读了出来,这一读,差点将朝野都震惊了。

这一场盗窃国库、窝藏私兵的案子,最先竟然是从是从禁军十六卫府之一的骁卫起的。

骁卫是负责巡查皇城的骑兵队,为首的将领是骁卫中郎将。这骁卫中郎将也不知是犯了什么糊涂,竟然想私练兵器。然而中郎将的俸禄就摆在那里,根本就不够,于是中郎将在巡查皇城时便将主意打到了国库上边。

他收买了前任户部度支司员外郎,找了个机会将曾任户部仓司员外郎的宋明璋给陷害了,让宋明璋流放到了沧州。但先帝当时已经病重,便不再指派员外郎。骁卫中郎将与前度支司员外郎便一个负责偷钱一个负责运输,将银子先运到京城外的一处秘密地点融了重铸,变成私银。随后再购买精铁良钢,进行铸造,还趁机研究了火药。

从皇城运输银子出城要经过京城,这便惊动了金吾卫与监门卫,骁卫中郎将便买通了监门卫中郎将与金吾将军宁秋霖。监门卫中郎将很快与他们同流合污,宁秋霖却是在骁卫中郎将送了美女倪冬儿之后才参与其中,将自己的院子变成贮藏私兵的地点之一。

“怎么会如此?”谢凝立刻便吃惊了。

“这便是不对的地方。”宋明璋道,“江北道在黄淮之间,土地平坦广阔,今年黄河、淮水都不曾发生旱涝的情况,故而江北道交了这许多粮,臣并不吃惊。但江南道历来是鱼米之乡,即便是发了大水,但大水发生在六月,正是收割早稻和种植秋稻的时候,故而损失十分严重。但此前后都不曾发生洪灾,不会影响桑蚕,为何布匹竟只有不适合桑蚕的江北道收入的一半?”

谢凝闻言不禁也神色凝重,“先生的意思是说……江南道,有人偷赋税?瞒报?”

“恐怕事情不会这么简单。”宋明璋苦笑道,“据微臣所知,江南道太守杜寒石是个为百姓称道的好官,今年江南大水,杜寒石曾冒着触怒龙颜的风险上奏,请求先帝赈灾。但先帝以国库空虚为由驳回了,接着杜寒石又请求免去江南的粮税,并且拉到了太尉的支持,先帝才不得已答应了。若是有人贪赃枉法,杜寒石不会轻易绕过的。毕竟,杜寒石也出身贫寒,深知黎民之苦。”

那可就难办了,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谢凝的一双秀眉皱起,靠在龙椅上垂首抚摸着手腕上的银镯,最后叹了口气道:“此事暂且搁下,你先将这一年的财政收支给朕算清楚了。先生,朕不惜万难将您从凉州请回来,为的就是朕不能开源、不能杀了那些巨蠹时,至少要清楚手上还有多少钱、钱都用去哪里了。开源与节流,总要做到一点,才能持家。”

事情败露后,骁卫中郎将、监门卫中郎将见走投无路,已经自杀了,沐恩伯府里沐恩伯、伯夫人、宁秋霖妻室也已经自尽。三司查了半个月,最后只抓了一大批骁卫、监门卫、金吾卫的校尉、副尉、中候。名单列了一大串,禄升读了半天才读完。

她说着不禁一笑,“这是当家主妇的规矩,先生怕是要看不起了。”

“陛下心中有数便可,臣虽然对陛下严厉,总不至于强人所难,陛下如今的情形,臣也看得清清楚楚。”宋明璋躬身道,“陛下,眼下您还是尽早处理好沐恩伯府之事,将金吾卫抓在手中,其余的事,等二月过了再说。”

谢凝点头:“辛苦先生了,六部那些老头儿不好对付吧?”

宋明璋听得她如此不庄重的称呼,不禁莞尔:“老头儿自有对付老头儿的法子,这点陛下却不必担心了。若是这都做不好,臣还当什么度支司员外郎?找个钱庄做个账房算账便可了。”

谢凝也是一笑,转而对付沐恩伯府的事去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