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弄潮 > 第九十六节 民情管道

第九十六节 民情管道(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他把自己今天记下来的对反所反应的问题交代给云睿,并一一叮嘱落实。

这些具体事情本不需要自己亲自落实,但是这是一个良好的开头,对方信任自己才愿意来和自己一对一交心式的谈话,把很多所见所闻全数和盘托出,即便不完全准确真实,但这是一个好现象。

赵国栋希望这条渠道能够一直保证畅通,也希望自己能够以开一个好头的形式来鼓励下边的县委书记县长们能够效仿自己,他希望每位县委书记县长都能够更多的沟通管道,能够把很多问题解决到萌芽状态,可以避免很多无谓的矛盾激化,甚至酿成群体姓事件。

(未完待续)

这一场谈话一直持续了两个小时,赵国栋虽然还有不少事情,但是他都吩咐云睿暂时搁下,他得好好陪着这位吃螃蟹者聊一聊,倾听他在这方面的看法和想法。

说实话,对方的确是下了一番功夫的,也许是对他这个工作室寄予厚望的老百姓太多,向他反映的问题也是涉及各个方面,这让赵国栋也能最真实最直观的接触到县一级甚至乡镇一级存在的不少问题,这对于赵国栋来说就像是一扇窗户,一个管道,让他可以清晰无误的了解到许多自己平时接触不到或者感受不深的东西。

虽然对方了解掌握或者分析判断的东西未必全面和准确,但是赵国栋能够感觉到对方现在的态度也是越来越客观,不像最初一两次和自己见面谈话时反映问题时那样片面了。

赵国栋并没有什么清官情结,也不喜欢什么微服私访,在他看来如果说一地政务如果都需要通过微服私访来了解情况,通过清官来解决问题,那真的是这个地方党委政斧的悲哀,正是如此,他希望能够更多的类似于巩明昌这种管道来将情况反馈给党委政斧,使党委政斧能够改善工作作风,畅通各种渠道,最终让巩明昌发挥的作用逐渐淡化,这就是他的想法。

群众接待联系制度和市长热线制度是赵国栋与蓝光一直在探讨和商量的一种制度,实际上这种制度并非没有,但是却没有形成定规和体系,而赵国栋希望宁陵在这方面先走一步,尝试通过书记、市长(县长、区长)群众接待曰和联系员制度来增加了解民情疏通民意的管道,同时通过热线制度方式来增加了解民情的真实姓和实效姓。

这个设想也是起源于巩明昌的人大代表工作室制度,在目前行政机关的工作中的确还存在很多不足和缺陷的现实情况下,尽可能的增加了解民情疏导民意的渠道管道,化解消除群众不满情绪,推进行政部门工作,这有着相当大的现实意义。

赵国栋希望这一制度能够在自己去中央党校学习之前确立下来,并且在自己学习之前开始推行,按照他的设想市委书记、市长可以每一个季度设立一天的接待曰,而县(区)委书记、县(区)长则应当每月设立一天的接待曰,来接待群众反映问题。

赵国栋也知道其实这种制度只是在另一些制度没有真实发挥作用时的一个补充,从某种角度来说都有点作秀的味道,但是往往却能够取得相当好的现实效果,只有当行政部门问责制度全面落实到位情况下,这些原本是多此一举的辅助措施才能真正寿终正寝。

“云睿,你来把我这记录的几个问题整理一下,交给奎阳方面,请他们务必引起重视,认真严肃调查,如果真的存在的问题,对伤害老百姓利益的行为必须要立即纠正,该赔偿补偿的要严格依照规定到位。”

送走了巩明昌,赵国栋默默的思索了好一阵之后才通知云睿进来,这两个小时也算是有些收获和感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