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滨江警事 > 第九百零一章 长航分局的算盘

第九百零一章 长航分局的算盘(第2 / 6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韩渝当时虽然还在上学,但因为姐姐姐夫都在港务局工作,一有时间就来这边,可以说亲身经历了滨江港客运码头最繁忙的时期。

时势造英雄,当年滨江港客运站职工在热诚为旅客服务方面也干出了杰出的成绩,“雷F车”为老弱病残旅客免费接送上、下船服务,感动了无数人,培养出了“巾帼建功标兵”黄惠等道德明星。

滨江港客运公司连续六年被评为江南省文明客运单位,多次被评为全国交通系统文明先进集体,先后被《人民日报》、《新华日报》、《中国交通报》、《长江航运报》、《滨江日报》等媒体报道,在国内外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时任总S记在视察滨江港时,甚至挥毫书赠了《扬子第一窗口》的墨宝。可以说是中央对滨江港的最高褒奖。

然而,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

韩渝停住脚步,说道:“当时滨江至江城、滨江至东海的四等舱船票最紧俏,因为滨江港不像白龙港有直航东海的客轮。滨江去江城没直航船,滨江去东海一样没有,都是由‘江申’、‘江汉’和‘江渝’的大班轮顺路捎带的。

票源要视上下游客运码头的乘客多少确定,每天下午3点之后才能知道,所以售票处下午总是人头攒动、拥挤不堪,很多人排两三个小时队都不一定能买到,甚至出现过因为排队时间过长中暑昏倒的情况。”

小鱼笑道:“那会儿做售票员肯定很吃香。”

“这是当然,当时在客运码头上班是人人羡慕的岗位,客运站负责人更是个香饽饽,后面总是跟着一些人求着批条子、走后门拿票。我们学校外地学生多,每年快到寒暑假校长就要请客运站负责人吃饭。”

“走客运站负责人的后门,帮你那些外地的同学买票?”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家高速公路网线的建成、滨江三条汽渡的通航,在“时间就是金钱”的年代,人们选择出行的方式呈现多样化,极大地冲击了“以舟代步“的长江客运市场。

拿申汉航线为例,96年客运量272万人次,到了去年仅有90多万人次,据说过去四年平均每年亏损2000万元以上。

“嗯。”

韩渝点点头,接着道:“后来我们有个学长调到滨江港工作,我们有个老师是江城人,教过我那个学长,也知道他调到了滨江港,以为找他买票很方便,就亲自登门请他帮忙买票。

可那个学长当时刚调到滨江港,跟客运站还不是一个部门,他自个儿买票回老家都很困难,实在无法满足老师的请求,只能婉言相拒。他后来有一次去港监局办事,见着柠柠聊起这事,说当年看到老师走时的那失望神情,他真有种说不出的内疚和歉意。”

八十年代后期,是滨江港客运的鼎盛时期。

1987年旅客吞吐量达到创纪录的677万人,成为长江沿线除汉武港以外的第二大客运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