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八零年代筒子楼日常 > 八零年代筒子楼日常 第62节

八零年代筒子楼日常 第62节(第3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钱雨提起来她在广播上听过的一件事:“现在不是有那种自己养木耳的吗?我听广播里说,是人家专家自己弄出来的技术,国家鼓励农户发展。你说我要是在红山镇弄个养殖木耳香菇的小厂行不?”

钱晴实在是不能理解她姐的开厂情结,离婚才几天就想着要去开第三个厂子了。

“那倒也不是不行。”

“就是吧,姐,人家专家弄出来的技术,还不知道推广开没有,你这是要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也得先把技术弄到手啊。”

钱雨仔细想了想:“那我就去试试嘛,不成就不成。但我觉得人家都上广播了,总不至于是哄我。那个专家我也记着名字呢,姓赵,在咱们省大。我过完年就去学校里找找人家,能行就试试。”

“没有吧,早上就是看她挺开心的,把拜年礼一放,就说把倩倩先放这里,她忙完了下午再来接。”

钱晴还要追问,钱雨就回来了。她脸颊红到不行,整个人都十分兴奋。

钱晴问起她去哪儿了,钱雨悄声说道:“等咱们回去路上我给你说。”

几个人跟大舅二舅告辞,钱雨交代丁杰过完初八就去粉条厂,瞬间把淹没在小豆丁里的丁杰解救了出来。

走在路上,钱晴终于听明白了钱雨今天干嘛去了。

这种菌类养殖属实是触及到了钱晴的盲区,她下意识望向周皓。

周皓:“可以试试,咱们国家原先养殖菌类就是原木砍花的办法,把适宜生长菌类的树砍了,等着上面长菌。后来又是椴木打孔,在树上打孔,再加上一些配出来的营养成分,促进长菌。现在听说国家已经在研究新的方法了,不知道这个是不是最新的技术。大姐要是想做就去问问。反正养菌类的时间周期要比养猪快多了,一般一两个月就能收第一茬。”

钱雨听周皓这么说,心里更是坚定了想法。

粉条厂看似挣得多,那也就是今年头一年,等到下半年时候,别说是刘家村,周围几个村子只怕都要动起来。粉条作坊一个都不会少,到时候还有没有这样好的生意就不一定了。

至于养猪场,现在还不知道要怎么样,但想来这个生意就是有的赚也难做,光是一年份看不到回报就挺让人糟心的。

合着是钱雨现在算了算,她手里的钱除去开养猪场的,还有粉条厂未来一个月的材料支出,现在手里大概就是五千多。粉条还能再做一个月,按照以前的流水估计,大概还有个一万多的收入。

钱雨把养猪场托付给钱父,昨天听钱父说Y市下面一个靠山的镇子里养猪养的好,让她买猪崽就去那里买。

钱雨今天是去看猪崽的,本来打算早去早回。但是她一去就发现了一个事,这个叫红山镇的小镇子上很多卖干木耳和香菇的。

一问才知道,红山镇的人靠山吃山,山里面经常能采到木耳和菇类。

钱晴有点摸不着头脑:“所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