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我靠破案升官发财 > 我靠破案升官发财 第19节

我靠破案升官发财 第19节(第1 / 5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今年科举也是倒霉,死了一个状元不说,现在还闹成这样,现在是查到国子监头上吗。”

“国子监祭酒是……之前闯了这么多祸,还不是安安稳稳地坐着。”有人哂笑。

“嘘嘘,别说这事,不要命了,谁知道以后皇帝姓什么,别给自己惹事。”年纪大的人连忙呵斥住各位。

沐钰儿摸着茶杯壁听着茶馆众人胡侃,直到两炷香后,马车滴答声在背后响起。

她扭头去看,果不其然看到那辆熟悉的华丽马车。

存稿里,这个案子已经结了,嘻嘻

唐朝考试是不糊名字的,也就有了行卷的说法,就是给主考官投卷,或者有名望的人,增加自己考中的希望,唐朝整个官场都有提拔后生的风气,所以大家都挺乐意干这种事情的,白居易之前就考前行卷顾况(很有名的书法家,画家),被人大大表扬了一番,比肩李白杜甫那种,对了,那个时候咱们小白同学才十六岁,妥妥的天才少年,这番话直接让他声名鹊起。

第16章 金生案

上吊

国子监位于归义坊,占半坊之地,历来是学子求学圣地。

“哎哎,老大老大,去那边去那边。”车夫还等到主人吩咐,就听到身边蹭车的小瘦猴子用力地拍着他的胳膊。

“去那边。”就在车夫犹豫着要不要把人掀下去时,车厢内传来淡淡的声音。

车夫小臂微抖,马车朝着茶棚走来。

随着马车走近,茶棚内原本热闹喧嚣立刻安静下来。

凌雪梅是唐家的标志,洛阳城内无人不知。

太.宗时期,光六馆学生就达到三千人,加上其余诸馆学生,以及高昌、吐蕃、高丽、百济以及日本等国千里迢迢送来的使者,最高时可达八千人。

陛下迁都洛阳后,各馆招收人数减少,但依旧有三千人之多。

国子监大门近在咫尺,沐钰儿却没有立刻进去,而是在一处茶棚坐了下来。

“怎么了,这里到处都是千牛卫。”刚一坐下就听到有人凑在一起说着话吗,“别又死.人了。”

“我早就听说这位状元脾气不好,在国子监时得连姜才都得罪了,仗着有点学问,连六学的博士的面子都不给。”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