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冠绝新汉朝 > 第四百一十二章 祸从口出急从书

第四百一十二章 祸从口出急从书(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此言一出,周围顿时安静下来,所有人都朝他看了过来,表情复杂。

这个问题,几乎所有人都考虑到了,唯独没有说出口,就是有着顾虑,现在有人起头,总算是大破了默契。

“陈太守的背后有着太仆和杨家,他又是新晋上任,听说连皇上都对他青睐有加,想来不会让他一上任就因故下台,上面很可能是要将他的责任压下来,但陆太守的首级被带走了,这个事就不好办了,说不定最后要拉几个人,替他担责”

众人顿时都面色阴沉,怎么想,他们都是背锅的理想人选。

“干脆……”忽然,兰洛迟疑了一下,一咬牙道:“在座的诸位该很清楚,我等都是一根绳上的蚂蚱,一损俱损,但如果能统一口径,将责任都推到新任郡守的身上,或许还有转机,毕竟……法不责众”

更不要说都尉郑实等人,干脆就是世家出身,因三互法名存实亡,所以不用回避乡里,得以在当地身居高位。

这样的世家子弟,从得位当政以来,不知为自家谋取了多少的实利,主要的表现就是产业和土地,以及依附于土地的诸多佃农、部曲。

他们护卫土地,就是在护卫自己的利益,但若是引起了匈奴的注意,大军三天两头的过来,那就是想护持都护持不过来了,对陈止的埋怨不知道有多少。

“这些还是远的,”那卢讲这时开口,“眼前还有一个大问题,是有关陆区太守的,这陆太守过去当政三年,不管咱们与他之间有多少恩怨,又或是否敬佩他的为人、为政之能,但有一点是不能改变的,就是此人乃是大将军的心腹,又是朝廷命官,死在咱们代郡的地盘上,朝廷若是追究下来,立刻就是个事,而且近在眼前况且,朝廷的追究不可怕,大将军如果问责,那谁能担得起?那一位可是经常杀人的”

“对啊,这才是当前最让人头疼的”刘宝也是摇摇头,眼睛里满是担忧,“谁知道这件事要怎么定?按理说匈奴乃是叛逆,但之前北军大败,朝廷都忍了,这一年以来,更是不再提及,对匈奴寇边、骚扰,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久前也有县令被杀的情况,更有军中司马被杀,最终都不了了之,郡守被杀怕也要大事化小,不和匈奴追究,但对内可就不好说了。”

他话出口,其余人都是神色变化,有意动的迹象。

都尉郑实点头,说道:“那县令一事过后,整个县,从上到下可以说是被一撸到底,没有哪个位置的人能幸免,至于几次军中司马之死,相关的武将、幕僚、从属,乃至兵勇,从前军到辎重营,都有人被追责,或者降职,或者撤职,有的干脆就被问罪了县令、司马尚且如此,何况郡守?尤其是,咱们是眼睁睁的看着陆郡守的……首级,被贼人带走,更要命的是,之前还被匈奴人,在城门前展示,消息要是传出去,我等会被如何处置,着实难料啊”

刘宝叹了口气,就道:“不错,其实匈奴逞凶,杀了太守,这是大罪,如果我等能救下陆太守的首级,也算是一功,或许可以抵消不少罪责,加上匈奴入寇,边军守备不利,也该承担责任,这一加一减,说不定能将事情带过,但问题就是,匈奴人跑了啊”

卢讲也满脸苦涩的道:“陆家还不知道怎么说呢,陆太守过去不受陆家重视,但自从在北地当差,陆家与他联系越发紧密,万一迁怒我等,如何承受?”

屋子里顿时愁云密布。

五官掾耿擎忽然说道:“有件事,你们没有说到,其实最让人担心的,乃是陈太守的背景。”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