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修真之最炫民族风 > 第72章

第72章(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应非池看到过冬天雨水将采买年货的拖拉机陷在半路,车上所有人只能撑伞走回家,整个人都被淋湿不说,还要苦苦等待天晴才能去把车子从泥坑里撬出来。春夏的时候,应非池看过因为小河涨水,小孩子无法淌过河水,学校被迫停课,一个月里只上几天课。

凡人的力量啊……应非池开始明白,为什么从前在修真·世界里,就连普通的筑基期修士都可以把凡人称为蝼蚁了。没有法术、没有符咒,在大自然面前时多么地无力。但同时也凡人又是多么地令人敬佩,在仅有智慧的情况下,想尽一切办法与大自然对抗。

“周满。”应非池认真地说,“我觉得,只要你想做,就算没有我出现,没有法术,这座桥你也会建起来的。”

想想多么惊讶,一年前应非池到这里的时候,整个村子都还要挑水喝,年人均收入不足100元。小孩子读书的学费与集资需要耗费一个家庭大半年的收入,村民们累死累活,大多数人却买不起猪油,只能吃茶油。

应非池记得刚来的时候,有一次周满买了烤鸭回来,中午吃饭的时候,应非池发现一个三年级的小孩偷偷跑进厨房里。小孩看到了桌上的烤鸭,双眼就移不开了,不停地咽口水。久久地站立后,小孩舀水洗了手,然后回头看了看门口,目光充满了害怕与无法控制,然后,小孩伸出手指沾了一下烤鸭,再迅速地将手指放入嘴里。尝到味道的时候,小孩的目光一下子就亮了,盯着烤鸭看了很久很久,久到应非池差点就走出去跟他说“去拿碗筷”的时候,小孩子忽然就哭了,转身跑了出去。

【72】

这一天对灌江村来说是很有纪念意义的,很多年后回想起来,这一天能与架水、学法术、度雷劫相提并论,是灌江村历史上四大事件之一。因为这一天,大河上的桥终于架好了。

从一百多年前祖先为了躲避战乱来到这片大山里,经历了开荒的种种艰难,几代人始终没有放弃这片山水离开,在不肯离开的同时,也被这片山水牢牢地束缚住。山高路险,泥泞的山路完全阻断了山村发展的道路,即便有再多的山珍都无法送出去。而大河的阻拦更是将村子与外界阻隔成两个世界,多少年来,多少人在雨季为了争取一点点金钱冒险出行,被汹涌地洪水吞没。

“我还清楚地记得,小的时候昌岭有个很漂亮的妹崽。”周满坐在屋檐下望着天空飘渺的白云,语调有些怀念,更多的是伤感。“她叫蒿妹,长得真的很漂亮,整个村子都知道。大人们都说,将来蒿妹一定会嫁给大老板,因为她简直比传说里的仙女还好看。但是蒿妹十八岁那年,涨大水的时候,她母亲得了重病,村里的阿公治不好。蒿妹为了救她母亲,就背着她的母亲要渡过大河。结果……”

“……”应非池想安慰他,但不知道说什么,只好给他倒了一杯茶。茶叶是村子里产的清明茶,味道很苦涩,但他们都奇特地喜欢。大概因为,苦涩才能叫人清醒。

“……”哎!应非池想叫住他,却被人捂住了嘴抱到了转角之后。

“别叫他。”周满的用气声说,“小孩子能控制自己不偷吃,说明他已经懂事了,明白了是非,有了自己的自尊心。现在出去,让他知道自己被人看见了刚才的举动,小孩子可能会受不了,一辈子都有阴影。”

周满喝了一口茶,对应非池笑了笑,伸出了手。他的小道士就毫不犹豫地爬上竹躺椅,跟他窝在一起。周满将他揽在怀里,手指慢慢地梳着应非池长长的柔顺的发。

“蒿妹的尸体一直漂到很远的地方才被找到,是因为那地方恰好被雷劈断了拦在河道转弯的地方,将蒿妹跟她母亲的尸体挡住了。那个时候……蒿妹还紧紧托着她的母亲。”

周满说到这里又顿了顿,应非池就把竹筐抱在怀里,把糖炒板栗剥了一个放在他的嘴边。周满就着他的手吃了,又握住了应非池的手将他手指上的污渍慢慢地擦干净。

“我不伤心,只是从那时起就在心里发誓,有一天一定要在大河上架起桥梁,让村子里的人再也不会因为大河涨水而送掉性命。不仅是大河,小河也要架好桥梁,以后就算下雨再大,河水再涨,小孩子们也不会因为来不了学校而停课。”

这话听得应非池也默然,因为他也亲眼见到了。华南的雨季很长,东亚季风带来的雨带从南向北推动,自每年阳历3、4月在华南登陆,7-8月才到达北方,9月底才退出陆地,而从阳历11月底开始,西南季风带来的雨带又会影响华南。所以华南的雨季非常长,一年之中只有秋季是没有雨水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