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大明元辅 > 第277章 援朝抗倭(一)条陈

第277章 援朝抗倭(一)条陈(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朱翊钧端起一壶宫里自酿的竹叶青,给自己斟了一杯,然后朝高务实晃了晃,问道:“竹叶青还是?”

“可有秋露白?”高务实问道。

“有!竹叶青、秋露白、荷花蕊、寒潭香、金茎露都有,倒是太禧白今年似乎不太够。”朱翊钧起身道:“你等等,我去拿。”

高务实笑着起身道:“还是臣自己来吧……可在老地方?”

“在啊,一直都和十年前放在同样的位置。”高务实不太像个好客人,朱翊钧也不像个好主人,随意伸手一指,同时说道:“你是知道的,我这个人念旧。”

光禄寺做饭不行,大明朝的祖制又不是轻易可改,那么皇帝吃饭怎么办呢?当然是一贯的老办法:绕过祖制——这里就是直接交给太监们负责。

来看《酌中志》中的记载:“凡圣驾每日所进之膳,俱司礼监掌印、秉笔、掌东厂者二、三人轮办之。近年改由此监(这里指尚膳监),亦节省意。至十三年,复令司礼掌印、掌厂、秉笔照先年例,挨月轮流办膳,仍遵祖制也。”

这就离了个大谱,难道除了尚膳监这个宫里的“正规食堂”之外,竟然还要司礼监掌印大太监、秉笔兼东厂提督来给皇帝做饭?记性好的读者恐怕这会儿能想起一件事,二十多年前高务实刚刚随高拱进京那会儿的掌印太监孟冲,就是厨师出身,掌尚膳监起家的,对吧?

但是,以上所言其实并非真让司礼监的大太监们亲自给皇帝做菜,而是由太监手下的家厨操办——这就是皇帝刚才提及的“内庖”。

你想,这些太监手握大权,又没后代,有钱有闲,如何消遣?那就只好把大笔的银子用在口腹之欲上,所以太监往往是最追逐美食的一群人。

正所谓“凡攒坐饮食之际,其固获扬饭流歠,共食求饱,咤食啮骨……如有吃素之人,修善念佛,亦必罗列果品,饮茶久坐,或至求精争胜,多不以箪食瓢饮为美。”

这就有点像后世寻常人印象中的所谓法式大餐,谓吃东西不能光只是吃,还得讲究个逼格。也可见大明朝到了这个时候,已经从国朝早期那种朴实演进到了虚华。

不过高务实倒不排斥饮**美,他只排斥大规模的铺张浪费。因为饮食本身也是文化,而且还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越是历史悠久、光辉璀璨的文明,在饮食上就越发多姿多彩、精雕细琢,这是历史的沉淀、文明的结晶。

只有以扬州盐商为代表的那种铺张浪费,才是高务实坚决反对的。例如杀上百头羊,只取羊身上最鲜美的一两条肉做菜,剩下部分直接扔掉,这是高务实严厉批判过的,他自己也从不允许高家有这样的行为。

皇帝说“坐下来再说”,高务实还真不客气,先是坐了下来,然后便开始说:“可见这宫里的事还是花宫里的钱去办,内外互不牵涉,才好办得妥帖。”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