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大明元辅 > 第289章 三路凯旋(二)

第289章 三路凯旋(二)(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这样一来,除了几座大城市之外,南疆军对孟加拉的占领就逐渐陷入被动。不多时,各地就开始上演“处处狼烟”的戏码。虽说这些反对者的力量单独来看都不算大,可正如苍蝇多了一样,虽然无法对人直接造成严重伤害,却能十足的恶心你。

南疆军从一开始习惯于出动协级规模的平叛军,逐渐降低到标,然后降低到营,最后降低到连——也就是从出动数千到出动千余,再降低到出动三百,最后竟然开始每次只出动百余人。

不过,虽然单支平叛兵力一降再降,可是出动的次数却是日益增多。以至于曾有一日,刘馨在一天之内批准出动了五十三支平叛部队,搞得她不厌其烦,最后只能将此权力临时下放,由标一级的指挥主官——也就是标统来决定。

按照这一临时规定,除非发现此次叛乱者拥众过万,否则不必上报远征军司令部,由各部队按照驻地或临时战区辖地原则自行解决。

终于空出时间来的刘馨并没有就此清闲下来,她的工作是所有人中最为繁忙的,一方面是以副司令身份实际主管军务,一方面又因为是“秘书长亲临战区”,毫无疑问地也得负责其他政务,真个是“上马管军,下马管民”了。

年轻的士兵很是同情老商人的遭遇,决定帮助他重建生活。他用自己的战时津贴购买了老商人所剩不多的香料存货,并帮助他重新搭建了摊位。这一举动很快在当地传开,人们纷纷称赞明军的善良和慷慨。

随着时间的推移,明军在当地的影响日益扩大。他们不仅改善了当地的经济状况,还带来了先进的文化和知识。

第一座汉文学馆和儒家书院很快建立,占领军公开宣布可以免费就读,这让当地不少孩子有了接受教育的机会。

医学和农业技术的传播,也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尤其是原封不动从南疆照抄而来的“饮水须烧开,厕所要广建”等措施,更是直接降低了疟疾等传染病的发生率。这些实实在在的变化,让越来越多的当地人开始欢迎和支持这支“明朝军队”。

当明军与莫卧儿帝国之间爆发的那场昆蒂之战结果传来时,达卡城的居民都知道明军取得了最终胜利,这不仅没有让他们失望,反而使他们欢欣鼓舞。

这一日,她正在查看最新上报的莫卧儿帝国军事制度简报。这份简报不同于以往细作们东一言西一语的报告,它比较详细的归纳汇总了莫卧儿的军事制度,然后还考虑到了远征军高层事务繁忙的问题,另外给了一份简要概述。

这份概述很符合刘馨此刻的需求,因为她确实太忙了。根据这份简报概述,内务部间谍司归纳了莫卧儿帝国军事制度的几个关键特点:

其一,马尼普军制。马尼普军制是莫卧儿帝国军事组织的核心。在这一制度下,皇帝任命军官为马尼普,授予他们一定的军衔和土地(称为“伊克塔”或“扎米”)。马尼普的职责是招募和维持一定数量的士兵,并在战时带领他们作战。士兵的数量和质量会直接关系到马尼普的军衔和收入。

很快,在达卡城的广场上,当地居民为明军举行了盛大的庆祝活动。他们载歌载舞,欢声笑语回荡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一些当地的年轻人甚至多方打探,希望加入这支明军。

他们的希望虽然最终因为“侯爷尚未下达相关政令”而无法获批进入警备军系统,但因为“小侯爷仁厚,决定暂编达卡治安大队收容尔等”,从而成为了这支“明军”在当地维持治安的助手。

然而,这样的顺利也仅止于达卡城等几处较大的城市。在南疆军兵力难以深入的小城以及更广大的乡村,当地人对于这支因语言关系而无法交流的军队冷眼旁观。在他们看来,这支军队虽然看似不如当年的莫卧儿大军残暴,但依旧不是自己人——这些人甚至不做礼拜。

当阿克巴大帝发现无法顺利击败南疆军而暂时退回阿格拉修整之后,皇帝派出的无数密使开始来往于这些孟加拉偏僻地区。他们联络到了大大小小各路“扎米纳德”,劝说他们为了帝国与他们自身的利益反对南疆军的占领。

这并不困难,因为“扎米纳德”可以藉由帝国的制度享有政治、经济、军事方面的种种特权,而这些特权却不是南疆军能给予的——至少高务实目前并未给高渊、刘馨这样大的自由裁量权。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