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从八百开始崛起 > 第1322章 厉兵秣马

第1322章 厉兵秣马(第2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子弹发的足够多,不是因为要民兵们射杀多少敌人,而是唐刀需要他们立刻投入训练。

不管参军的新兵还是民兵,从本质上讲他们都还是刚放下锄头的农民,而战争从没有侥幸,不是谁都拥有足够出色的射击天赋,哪怕是当年的牛二,在新兵期,也是听到枪炮声都吓得尿裤裆,射杀敌人的时候都不由自主地恐惧闭眼。

大量的实弹训练,才是一名士兵能在百米距离以上射杀敌人的基础。

冀南地区所有村庄山寨,在大约5月下旬,开启了全员大练兵行动!

老百姓和正规军,在八十集团军、四行团、冀南公署的指导下,继续完善地道、围墙的同时,还开始挖掘平原上各村间的道沟。

而唐刀要找毛熊人订购的都还没正式列装部队的反坦克步枪,还真不是用来打日军小坦克的,就日本人现在在中国战场上大量使用的94式和89式坦克,就是个菜鸡,用127毫米重机枪和20毫米机关炮就足够了。

这些反坦克步枪,是唐刀为日后日军为封锁根据地大量建设炮楼搞所谓的‘囚笼战术’所准备的。

炮楼和深壕为何给八十集团军造成巨大损失,究其根本原因不过是八十集团军严重缺乏直喵炮,根本打不穿用青砖和混凝土制造的炮楼。

一座炮楼或是碉堡就像是会喷火的乌龟,自身防御足够高,又可以凭借机枪和步枪封锁左右两侧将近2里路的宽度,以此为节点再辅以可通行汽车和摩托车的深壕,可不就把平原给分割开,阻断了机动灵活的八十集团军行动嘛!

给八十集团军造上千门战防炮或是步兵炮,唐刀也没这个能耐,而且这种火炮都极为沉重,轻则200多公斤,重则400多公斤,部队转移时还能成为拖累。

道沟深一米,宽一米,可以让人猫着腰一个跟一个,在沟里飞快移动!

这种道沟的作用,类似于战场上的交通壕,平时可以用此当战壕进行防御战,而且当形势有利时,驻扎于各村的四面八方的军队可以借此通行围聚而来包围日军;形势不利,那自然是利用道沟撤离,进入村庄和地道和日军再战。

起初的时候,还只是各村周边的挖掘,等到各村之间连接而成,那将成为战争时期的又一个人工奇迹。

毛熊研发的这种反坦克步枪,全枪重172公斤,一个体格健壮的士兵能扛着就跑,口径达145初速高达1010秒的弹头能在500米的距离上穿透25MM厚度的钢板,完全可以射穿砖石为主体的炮楼。

如果一个炮楼前架上这样几杆反坦克步枪,唐刀完全可以想象碉堡内日军和伪军那张面色惨白如纸的小脸。

根本不用大量耗费生命的突击前进对其进行爆破,几十发破甲弹射下来,没有人还能坚持躲在这种被打得像筛子的破烂工事里顽抗。

当然了,这都是未来岗村小次那个阴险小鬼子要搞的事,现在四行团和八十集团军要应对的,还得是多天骏这个二傻子的凶猛反扑。

不等抠门老汉的晋造步枪送到,四行团那边的2000多杆库存步枪运抵至冀南,没有发放给参军的新兵,反倒是先把枪和子弹给了各村的民兵排,平均每个民兵排10杆枪2000发子弹。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