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女生耽美 >狠宋 > 第378节 进见彭大雅

第378节 进见彭大雅(第2 / 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推荐小说:

比如他是这样描写蒙古军敢死队,即拨都鲁军、拨都军:武酋、健奴自鸠为伍,专在主将之左右,谓之八都鲁军,曩攻河西女真诸国,驱其人而攻其城。——《黑鞑事略》;有过则杀之,谓之按打奚,不杀则充八都鲁军。——《黑鞑事略》。

可以说,彭大雅是大宋放眼看蒙古的第一人,曾出使北方的时候他已经亲眼见识到蒙古铁骑的风驰电掣,还有他们的阶层,深知蒙古人的狼子野心,早就担心蒙古大军的下一个目标就是南宋,后来彭大雅任职副制置使兼重庆知府,知道重庆城的地理位置易守难攻,但是泥墙却是其致命弱点,成败的关键也在于此,因此他就大力推进筑墙,有条件就筑墙,没有条件也要筑墙。

交谈中彭大雅知道了孟之祥对蒙古人有深刻的认识,完全清楚蒙古人亡我之心不息,乃我大宋的心腹大患!

彭大雅对孟之祥道:“你的军队虽然野战厉害,但城防是军队的重点……”

孟之祥立即打蛇随棍上道:“彭宣抚所言甚是,有了城防,可以稳守反击,我军可处不败之地,所以我军必须筑城,就不知道彭宣抚可否派遣筑城高手随我军前往筑城?”

古代重庆三次筑城,第一次筑城在战国时期,公元前314年,秦置巴郡,以江州(今重庆市)为郡治,为了巩固秦国的统治,秦国名相张仪指挥修筑了江州城,以泥土为城墙。

第二次大规模筑城在三国时期,公元226年,蜀国大都护李严为加强江州城的防御能力,再筑江州城。

现在第三次大规模筑城就在宋代,他彭大雅做的事,即加宽、加厚、加长城墙。

道路被灰砂、砖头所堵塞,到处都是脚手架,民众疲倦不堪。

古代的城墙都是用泥土砌成非常脆弱不堪一击,而他则下令全城军民用砖石砌墙,并扩大了整个重庆城的规模,延伸到了通远门、临江门一带,这就形成了后世民众所看到“古代重庆城”,大重庆的基础,正是彭大雅手里建起来的。

难得知已,彭大雅慨然召来两兄弟,介绍他们助孟之祥一臂之力!

哪两兄弟?

冉璡,冉璞!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当时的百姓和官员们都十分不理解,对彭大雅在这个经济困难时期大兴土木非常不满,他们走到衙门里大声责骂他,认为他乱政,并且其心可疑(钱进自己的口袋)。

彭大雅强辩道:“不把钱做钱看,不把人做人看,无不可筑之理”,意思是都到这个时候了,皇帝和宫里的大臣们都不把钱当作钱看,人当作人看,现在筑城护国反而成为大兴土木之理。

由于时间紧迫彭大雅已来不及向大家多做解释了,依然带领部下、驱使民众不分日夜的修筑城墙,导致民众怨声载道,大家都在咒骂着彭大雅,没人说他的好话。

作为礼节,孟之祥前往抚署参见彭大雅,两人相谈甚欢,因为他们当中有一个共同的话题:“蒙古人!”

彭大雅字子文,南宋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嘉定进士,官朝请郎。绍定五年1232蒙古遣使来议夹攻金朝事,南宋遣使报谢,为书状官随行。将亲身见闻写成《黑鞑事略》,叙述了蒙古立国、地理、物产、语言、风俗、赋敛、贾贩、官制、法令、骑射等事,详备简要,是研究蒙古开创历史的珍贵资料。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