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一品富贵 > 第三十九章 信(下)

第三十九章 信(下)(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将军前往南方,深入不毛之地。山高林深,瘴疠丛生,百姓闭塞穷困,穷困则野蛮生,一难也。自古南方瘴多湿热,朝廷轻之,王化不及,百姓皆目不识丁之辈,王化更难,恶果相循,恶者愈恶,二难也。王化不及,语言不通,以至信仰邪鬼蛊神,愚昧害民,种族隔离,相接冲突立生,三难也。地形复杂,王军至作雀鸟散,王军离强横复集,纵恶邻里,四难也。

魏征曰守王土,治化民亦难,且将军yu使南方久安乎?此乃难上加难也。

然九以为不难,最难者乃北方,一为农耕,一为游牧,文明不同,yu久治为登天之难哉。南方虽难,文明相通,亦不可不治哉。一曰瘴疠,此乃**之物积聚千万年,久成毒气不散,越传越邪,百姓以为畏途也。将军于疠轻之时,劳民焚烧积腐,翻耕暴晒,瘴疠之所便为膏腴之地,畏途之所化为沃野千里,此大功德也。二曰民困,闻南方刀耕火种,岂不困乎?富则安,贫则乱,自古使然。将军聘老农,教其耕织,开通道路,鼓励商贸,使之不饥,使之不贫,亦大功德亦久安之策也。三曰王化,百姓不识书礼,岂能遵守王礼?将军于南方设私塾,兴教育,王化至,朝廷治!此乃久安之策也。

九惶恐,再拜。

宋九在科举上因写不出骈文赋,大发牢sao,小范围内流传了。果然又是古散文,文字也粗糙,但如他所说,读起来美感不足,却能清楚地将意思表达,叙事也十分流畅。

赵匡义用小刀子将火漆割开,看私信很不礼貌的,但赵匡义管得了这个?能看你的私信是赏识你,一般人想让赵匡义看还不看呢。打开信,先是愕然,然后凝眉。对三赵宋九有误解,他认为三赵当中赵匡义是最保守的,这个想法错了,三赵当中最保守的是赵普,最激进的反而是赵匡义,后来……后来高梁河一战,一切不同!

包括对宋九的看法,科考时那句话,河中聚会的那句话,赵普认为宋九是碰巧,赵匡义不赞成,认为宋九乃是有眼光,当然,共同点那就是宋九胆大妄为、贪财好se。

郑重地带着这封信来到皇宫,见到赵匡胤,赵匡胤看到信后同样十分郑重,立即将赵普、薛居正、吕馀庆,以及枢密副使王仁赡,因为信上内容有关三司事务,包括三司使李崇矩,一起喊到内宫。

五人看信,同样是愕然。

古代人写文章没有标点符号,这个读起来有些麻烦,往往连在一起读与隔开读是一个意思,肯定语气读与疑问语气读又是一个意思。因此产生了一个名词,断句。往往因此吵得不可开交。

文章写得好坏,几人皆不在意,虽粗糙,还没有到惨不忍睹地步,关健是这个内容。

大儒们都没有弄好的事,宋九更不用想。但他的信,他自己可以作主,于是打上标点符号。看着这古怪和符号,能不愕然。

皇上不会因为这个符号将几位重臣一起叫来,于是看信:

前朝都尉宋德愚子儒林郎宋九谨奉书将军阁下,闻听将军前往南方,心中亦喜亦忧,喜乃将军复为大宋建功立业,忧为南方久乱而不能安也。

唐太宗与近臣论帝王之业,草创与守成孰难,房玄龄曰草创为难,魏征曰帝王之起,必承衰乱,覆彼昏狡,百姓乐推,四海归命,天授人与,乃不为难。然既得之后,志趣骄逸,百姓yu静,而徭役不休;百姓凋残,而侈务不息,国之衰弊,恒由此起,以斯而言,守成则难。太宗曰玄龄昔从吾定天下,备赏艰苦,出万死而遇一生,所以见草创之难也;魏征与我安天下,虑生骄逸之端,必践危之地,所以见守成之难也。今草创之难既已往矣,守成之难,当与公等慎之。

创业难,守业更难!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