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 第95章 伐吴?伐魏?

第95章 伐吴?伐魏?(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一战葬送季汉三兴的希望,如何不惨?

【公元221年,在刘备下令之后,蜀汉内部对于伐吴的意见也并不统一。

丞相的意见总体来看应该是趋向于反对,因为在夷陵之败后曾感叹:

“法孝直若在,则能制主上,令不东行”

但因夷陵之战前丞相兄长诸葛瑾来信调停说和,为了避嫌就只能闭口不言。

比如若论三国时期“以少胜多”的战役,官渡赤壁之后便是夷陵。

比如此战最著名的一个“连营七百里”的评价来自于完全没参战的曹丕。

但截止到夷陵之战的时间点,曹丕从未有过领军经历,此评价有轻佻之嫌。】

又回到夷陵之战了。

不过也早就已经习惯光幕如此做派。

赵云明言反对,认为曹丕才是真国贼,不应置魏伐吴,战事一起就不是想结束就能结束了。

黄权意见委婉,认为也不应该伐吴,但老大你真要打的话,派我做先锋吧。

最终的任命是丞相治成都,赵云都督江州守后方,黄权督江水北军御魏,刘备亲至江水南前线。】

张飞左瞧瞧右看看,用肩膀碰了碰旁边的赵云:

关羽瞧了眼大哥:“兄长,怒而兴兵乃大忌。”

刘备则是沉默了下道:“云长先去,翼德后丧,如何能不怒?”

兄弟三人彼此对视一眼,是啊,几十年金兰,又如何能不怒?

“按光幕此意,至少大哥输的也没那么惨。”

张飞笨拙安慰自己的大哥,又引来一记眼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