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灵感巨星 > 第二百一十章 从较量到交流

第二百一十章 从较量到交流(第1 / 3页)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但是,这不代表他们没有眼光和素质,相反,作为电影学院的学生,他们具备非常高的艺术鉴赏力,林启华一番动作下来,让他们看到了一个完全不一样的林启华,心情也慢慢平静下来,目光也变得平缓许多,准备欣赏林启华的演奏。

“古人云,琴之为器也,德在其中,如果他真的能表里如一,对古琴如此精通,那么,或许,他真的是最适合女神的人呢。”有不少观众心里都不禁这么想到。

林启华不知道大家的想法,此时的他已经完全进入节奏之中,心神完全放在古琴之上,含笑坐在第五徽的地方儿,对着自己的当心,两手方从容抬起,左手按弦,右手拨弦,徐徐抚动,幽幽琴音,便出现在场地之间。

旋律在宽广音域内不断跳跃和变换音区,犹见高山之巅,飘忽无定、云雾缭绕的感觉,虚微的移指换音与实音相间,旋律时隐时现。

慢慢地节奏一变,生动活泼,泛音清澈,息心静听,愉悦之情油然而生,犹如“淙淙铮铮,幽间之寒流;清清冷冷,松根之细流。”

林启华起身鼓掌,“竖琴,是世界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具有丰富的内涵和美丽的音质,你的演奏,当真是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谢谢。”薛婧琪微微一笑,“还请你指教。”

“指教说不上,”林启华摇摇头,目光在周围的乐器中巡梭,最终看到了一个乐器,眼睛一亮,走过去笑道,“既然你选择了竖琴,那么,我便用这个吧,古籍记载伏羲作琴,又有神农作琴、黄帝造琴、唐尧造琴等传说,上古十大神器中,便有伏羲琴之名,我想,这应该是我们华夏最古老的乐器之一了,位列中国传统文化四艺“琴棋书画”之首,被视为高雅的代表,伯牙、钟子期以“高山流水”而成知音的故事流传至今,今日,启华便以琴会友,愿与诸君共赏之。”

谷雨涵眼睛一亮,此时的林启华,儒雅之风尽显,举手投足间,都是气度斐然。

吴奕熙和程嘉铭扯扯嘴角,心里在不停地诅咒:装吧,看你能装到什么时候。

进而轻快如歌,如同行云流水,扬扬悠悠,渐渐的旋律跌岩起伏,接着连续的一个递升递降的音调,犹如独坐危舟过巫峡,惊心动魄,目眩神移,此身在激流峡谷中,真似“极腾沸澎湃之观,具蛟龙怒吼之象。”音势减弱,如同轻舟已过激流处,独见平湖自畅游的意境。

在众人的注视下,林启华淡然自若地怀抱古琴回到场地中间,手里还拎着一个香炉。

有其他学生已经在场地中间摆好了一张长案,林启华把琴置于长案之上,宽头朝右,窄头朝左,最细的线朝自己,这是古琴的标准摆放位置,在文人的眼中,琴是高雅之事,容不得一丝含糊。

摆放好琴,林启华又在角落里的洗手池慢慢把手洗干净,才回到长案前,把案上的香炉点上香,才施施然坐下,笑着环视一周,“古时的音律大家,每次弹奏前,都会净手焚香,沐浴更衣,以表示对弹奏本身的尊重,《警世通言-俞伯牙摔琴谢知音》中更有言:‘弹古琴前,要净手焚香以示恭敬。’让诸君久等了。”

围观的人群都摇摇头,一点都不觉得烦躁,在大家的感觉中,林启华就好像一个古代的隐士,风轻云淡、悠然自得,充满了出尘之意,就好像是在认真地准备弹奏一曲,而不是要和薛婧琪,境界上,完全不一样。

虽然大家对于林启华跑到学校来和谷雨涵风花雪月很有意见,尤其是有一种肥水流外人田的憋屈感,他们对谷雨涵太了解了,对于她不喜欢的男生,从来都是不假于辞色的,即使是录节目,也是如此,所以,在看到她和林启华相处甚欢的情景,大家才会如此暴躁,吴奕熙和程嘉铭仅仅是其中的代表而已。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