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盛唐挽歌 > 第272章 “副本”版本更新

第272章 “副本”版本更新(第3 / 8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随着边镇设立,府兵制度解体,以及“天宝十大节度使”的正式确立,大唐内部的军事机器已经发生根本性变革。

大唐中枢原本的“三省六部制”,已经无法应对日常的边镇事务。这个问题不止是基哥看到了,甚至地方上的某些节度使也看到了。

他们虽然没有提解决方案,但却抱怨过很多次,说中枢对于边镇事务反应极慢,很多时候,都需要节度使自己拿主意。

中枢的命令比乌龟还慢!

然而中枢官员也有话说,慢有慢的道理,你着急也没用!

“那伱先看看这个。”

方重勇将桌案镇纸下面的一叠文稿递给对方,也不多说,就这样静静的低头不说话,像是在思考什么问题。

“进奏院?”

岑参一脸古怪看着方重勇,有些不明所以的询问道。

这封写给基哥的奏章草稿,跟他原本预想的东西完全不一样。方重勇提的事情跟钱无关,倒是有些稀奇。

我大唐自有体制在,该走的流程就必须要走。慢的不是官员,而是官府!

这种“小事”,以前经常扯皮扯到李林甫这边,然后在高力士那里被过滤了,没有传递给基哥。

方重勇提出设立进奏院,便是让边镇这边熟悉地方民情的官员,长期驻扎在京城,定期轮换。

但岑参仔细思索了一番,又觉得似乎一点也不违和,这确实是方重勇职责之内的事情。

在这份草稿里面,方重勇提出了一个叫“进奏院”的新机构,属于“中枢编外”,确实是属于京官编制,但却由地方提供官员人选给中枢批准,也是由地方提供财力支持。

简单概括一下,这就类似于“节度使驻京办事处”,其运作费用自己搞定,不需要朝廷额外出钱,可谓是十分贴心了。

那么,为什么要设立这个进奏院呢?

方重勇在草稿里面说得明明白白:“自开元起,边镇事务繁多,兵部不堪应对,开进奏院驻京以为交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