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士兵向前冲 > 三百八十四、敢死队赤膊上阵

三百八十四、敢死队赤膊上阵(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负责探雷的越军对我军的这种埋雷方法也不是一点不晓得。开始时他们也破了几颗雷。虽然费了很大劲,但还是成功了。接下来,越军便把起雷的主要目标放了地面上。没成想,就一个越军起完一颗手榴弹,准备继续前去作业时,忽然觉得脑袋被什么碰了一下。这个越军一抬头,便见身旁的一颗树上嗞嗞冒出了火花。

我们前面说过,越军进攻时天刚蒙蒙亮,那么负责探雷的越军出动的时间肯定要早于这个。所以说,这时的林子仍是一片黑暗。

黑暗中突然出现了火花,谁了谁都要诧异。正这个越军不知是怎么回事时,树上的手榴弹响了。

手榴弹一炸,飞起的弹片立时便将这个越军击倒,把他击倒了还不算,以树为中心两三米之内的敌人均受到了它的攻击。

一时间,越军控制不住疼痛,大声喊叫起来。

当然想到了,不然,李志明怎么会选天亮之后开战呢!

李志明准备对山地发动攻击前,还专门派出多个越南兵,手拿探雷器前去排雷。

凡是打阵地战,防守方很少有不阵地前设置障碍的。不设置障碍,肯定有什么困扰。比如我们电影中到的战争片出现的战斗情景。当日本兵冲上来时,我们的八路军战士,只知道用机枪扫、步枪射,还有手榴弹砸,除了这些,就没有别的什么新招。日军进攻时,根本就不考虑脚下的问题,挺着胸膛往前冲就是了。不知是导演没想到这一点,还是不懂这个问题题,只考虑到了热闹。

对于阵前设置障碍,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就常常用到,可到了抗日战争,或者说是解放战争,我们仍然舍弃不用,处处呈现出不怕死的英雄主义。我分析这些不是当时军队的所为,是电影、电视中导演们加工的结果,可能是他们忽略了这一层,光图热闹好,也可能是省些钱,多放点烟火。其实,加上敌人排雷这一情节,估计镜头会更有可性。

实战中,只要有可能,合格的作战指挥员决不会省略掉这一道工序。吴江龙是如此安排的,李志明就能想到这一点。两人都是从战场上摸爬滚打出来的,怎么会没有这些知识。

手榴弹爆炸本来就惊醒了守卫阵地的我军战士,再加上这几个越军这么一吵吵,山上能听不见吗!因此,就算哨兵不呼喊,也等于敌人自动给报了警。

不过,李志明安排的人过去后,经过一阵忙乎,还真有些收获。收获是有,可一点小纰漏照样让他们的排雷前功尽弃。

为什么?

原来,我军战士敌人进攻路线上布置的不是什么地雷,基本上都是吴江龙言传身教,让战士们学会的手榴弹布雷方法。一边是手榴弹,一边是拉线。你这边探到了,说不好另一边就会碰响了。手榴弹不多,也就十来颗。但就这十来颗手榴弹,排成一线,基本上把越军上山的路线堵死。如果说,仅凭这几颗手榴弹想要把越军截住,吴江龙原来也没这样想过,其目的,就是给山上的同志们提个醒,免得敌人上来了还不知道,被人家摸了暗哨岂不冤枉。

更巧妙的是,这些手榴弹可并不是都埋地下,有的竟然长树上,拉出的线刚好够半人多高。如果不是低姿匍匐过来,不是脑袋,就是胸部,非得碰响不可。

事情果真如此!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