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重返2003拆迁前 > 第25章 地理老师

第25章 地理老师(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再比如,老张家拆迁后搬家,两辆货车拉家具,a车速度50千米/时,b车速度60千米/时,距离新家10公里,问俩车多长时间在哪儿能碰到?这是不是就是你们的物理题了。”

他眼里带着炙热的光,带着询问的神情看向底下的学生们。

直到大家点头表示听明白后,他才意犹未尽地拍了拍手上的粉笔灰。

离开教室前,他还在反复叮嘱:“发生什么新闻,多去发散思维多想多问。”

“地理老师还是老样子,又认真负责,又幽默风趣。”在他走后,赵咏薇跟曲宁说道。

地理老师的一大特点,就是热衷于根据时事新闻给学生们现编题。用他的话来讲,大综合考6科,他们得学会灵活地把各科知识用在一起,不能拘泥于一题只能看出一科的知识点。

“好好听着啊,为什么选择这个地方拆迁?这样的题目你一看,就应该想到去分析它的地理位置的特殊性,这是不是就是跟我们地理相关的。”

他转过身,扶了下眼镜,问讲台下的学生们。

“比如这次大家都知道的要拆迁的东庙村,它在我们花池区的最北面,有高速直达市里。还有,你还得分析花池港的重要性,没有这个港口,人家港商也不会选择花池,对不对。”

从地理方面讲完后,他又开始从别的科目的角度去分析。

在她做老师的那几年里,碰到让她头疼的学生时,她脑海里常常会浮现出地理老师的模样。

曲宁点头,“于老师教了我们三年了,他一直这样啊。不过上高三后,盯得我们更紧了。”

地理老师刚出去不久,班主任梁雨菁拿着一张报名表进了教室。

“听好了,接下来这条新闻要是这么编,那就是历史问题。问追龙市在近代史上发生过哪些重大历史事件?你们就得把从鸦片战争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这个地方发生的一些重要的事情都罗列上去。”

他高声强调:“多写,只要是近代史的,只要发生在追龙的,把你能想到的点都写上去。你别自己筛选,哎呀,我决定这件事儿不重要,不算重大历史事件,不用写吧。千万别这么干。”

底下的学生们认真地点头。

接下来,他又分别从政治和物理的角度编了题。

“比如,拆迁的时候,村民和村干部动手打起来了,问你是什么矛盾?这是不是就能政治靠上边儿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