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1小说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一品富贵 > 第五百二十八章 黑土地

第五百二十八章 黑土地(第2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直到去年大凌河一战结束后,宋九才让一些海商去倭国,带来许多优质稻种。

并且又聘请了一些有经验的河北百姓过来,同时各个屯田因为许多兵士多是农民出身,平时也耕作,于是在辽东各州府成立一些试验点,汉人耕种,让辽东百姓观看学习。

来到宋朝久了,宋九有时候都自动遗忘掉前世那种高产。

辽东肥沃的黑土地,加上先进的耕种方式,几乎所有试验点里的庄稼都在疯狂地生长着,特别是水稻。

宋九让小吏认真丈量田亩,然后下令收割。

要感谢架空小说,让他无意中看到东北水稻的历史,那就是从倭国那么引进过来的耐寒稻种,这才揭开了东北农业的新天地。

以前去了辽东。回到宋朝后,宋九看也看到了,听也听到了,便在心中构想东北的种种治理情况。

当然,在那种情况下只是想一想,不能说出来,否则会让人感到很可笑的。

比如民族问题,宋九提出的便是相互通亲,融合。平等,尊重。

汉人也不高高在上,然而也不准番人凌驾于汉人之上,特别有惩于史上同治回乱。宋九又提出了对待宗教以及民族信仰与风俗习惯,可以去影响,但不可以去侮辱。实际往后去,汉人情况很惨的。一次又一次被异族屠杀……然而顾全大局,不能将另一个时空汉人的历史代入到这时候来。只是宋九在中书里提议。甚至让赵恒公开颁发露草,向天下申明,不管什么宗教,朝廷都可以尊重之,但有几条,一不得谋反,二不得鱼肉百姓,三不得拜祭邪神邪鬼,特别一些蛮族与番族杀人祭鬼神,四就是不能传扬带攻击性的教义,特别是什么“圣战”之类的,不管什么宗教,皆不得在宋朝出现。

来观看的人不少,有王曙与东阳府诸官员,还有更多的当地百姓。

这种稻子自开始结穗起,就起来许多百姓的注意。

然后又露草,若是不违反这四条前提,不触犯大宋律法情况下,因岐视对方而产生纠纷,无论什么种族,一律追究岐视者的责任。

正是因为这道诏书,西北在迅速融合中,几乎可以与南北朝的北周速度相比。

只是秦州番人因为朝廷力量还没有达到西侧与河州哪里,依然贵种(指看重个人的出身,以及他的种族,在宋朝有两个种族因仰慕汉人而出现借种现象,一是倭人,二就是秦州番,主要原因在史上秦州蕃人与宋朝没有太大的矛盾,而且他们血脉中带的汉人比例比较多,大多数是汉人蕃化,因此对汉人不是很排斥)。

其次便是眼前的作物,来自倭国的水稻。

当时想到了,可是水稻与麦粟不同的,它是一种高产作物,宋九只是想一想,并没有将水稻传播给辽东,害怕因此使辽国进一步强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